AI手机赛道火热 能否最终颠覆用户习惯
在业内专家看来,虽然AI概念尚不足以颠覆手机市场,但这场激烈的竞争并不完全指向用户,更多是在瞄准同行,在用户争夺战中,没有品牌甘于出局。
AI“无感”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看重的是“旗舰”二字还是AI功能,其中大有文章,在采访中有许多购置了新机的消费者表示对AI的感受不强。
长期使用苹果手机的唐先生,因工作需要在今年初购置的第二部手机是华为Mate60 Pro,唐先生表示,自己并非因为该机型受追捧便跟风,购买前自己也在该手机与荣耀Magic6 Pro、OPPO Find X7之间做过对比,综合考量性能与价格,最终选择了该手机,不过在所有的考量因素中并不包括AI性能。唐先生称,自己选择Mate60 Pro主要是看中了其智感支付功能以及3D深感摄像头,而有朋友也告诉他华为旗舰的电力续航较为出色。
同样因工作需要购置第二部手机,刘女士则选择了OPPO Find X7,在微博、小红书运营个人账号的刘女士十分看重影像性能, OPPO Find X7系列正是以哈苏大师影像闻名,刘女士称,在影像出色的前提下, OPPO这款新机增添了卫星通话功能,相比华为的旗舰手机,弥补了此前的短板,另外在价格上相比Mate60 Pro也低了四五百元。同样,刘女士也表示不关注AI功能。
这样的用户并非个例,在采访中,有手机门店销售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称,在为用户介绍新机功能时,除了影像方面外,超薄屏下指纹、3D人脸识别、护眼屏等特性都能成为推荐理由,而在用户眼中,这些性能或许都过于“先进”,许多顾客关心的只是屏幕的抗摔性、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握持手感如何, AI概念在推销过程中总是缺席。
争夺用户
这种情况似乎让手机品牌在AI上的巨大投入成了白费心机,实际上,无论是华为Mate60 Pro还是OPPO Find X7,都在AI上做了重要革新,例如华为便搭载了自然语言大模型应用“小艺”,小艺可以听懂和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这意味着用户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就能调用对应的功能和设置,而OPPO Find X7则利用AI完善了修图功能,OPPO Find X7借助视觉大模型的能力,提供了更加先进的AIGC消除功能,目前已经实现了对超过120类主体的识别与分割支持。
对AI手机无感,并不意味着与AI绝缘,相反,很多用户已经将AI融入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在采访中,有不少用户表示,无论是润色文章、制作幻灯片,还是P图、加工视频,都离不开AI的辅助,问题在于,自己下载的第三方软件已经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手机中的AI似乎变得多余。
正如消费者所言,包括腾讯、百度、阿里、科大讯飞(002230)在内的诸多企业,早就领先于手机在AI赛道上布局,例如科大讯飞的星火2.0大模型,其大模型代码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实现重大升级。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方面更加强大,在教育、办公、汽车、数字员工等行业的应用也更为成熟。
而百度已经进入基于AI开发原生应用的阶段,去年10月文心大模型 4.0面世,基于星河社区大模型工具中心“多工具智能编排”开发模式,用户可以从头开发完成一款集成图文识别、问答、翻译、播报等多模态全功能的应用。
在此背景下,手机企业的AI技术是否会变得鸡肋,不禁引人深思。现在国产手机厂商布局的大模型架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端侧为主的AI大模型,另一种则是云端协同部署方案。例如OPPO、vivo、华为目前采用的是云端协同部署方案;荣耀和小米则以布局端侧为主,其中,vivo发布了其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OPPO在Color OS 14中内置了“安第斯大模型”;荣耀发布了新一代Magic OS 8.0,小米宣布自研AI大模型“MiLM-6B”已经接入小米澎湃OS。不过无论哪种路线,似乎都落后于互联网AI的脚步。
焦虑何来
针对这一问题,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不可否认,如今丰富、完善的第三方应用,的确削弱了手机AI的魅力,但是对手机企业而言,加码AI研发乃是必由之路,从产品性质来看,手机是第三方应用的入口和载体,多数用户需凭借手机才能接触到这些前沿AI,这就给了手机企业发展空间,让手机厂商有底气和互联网公司争夺用户。
丁少将称,这种现象并不新鲜,之前在应用商店、浏览器等领域都曾上演过,而手机企业并未在争夺战中败北,相反,如今很多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成了用户的第一选择,相比第三方应用,手机自带的AI功能使用体验会更加便捷、平滑,凭借这点便能俘获许多用户。退一步说,即便手机企业“技不如人”,也不能在竞争中完全被外部应用所绑架,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实际上,一些手机品牌也考虑到这个有关自身“定位”的问题,如何增强品牌在AI浪潮中的存在感,是部分厂商的焦虑所在。荣耀给出的答案是向上游进军,自行打造平台级AI,荣耀CEO赵明曾表示,荣耀要做的是平台级AI而非功能性AI,也就是用大模型来重构底层操作系统,将其对自然语义的理解、对图形的处理、对资源的调配融入操作系统的每个“毛细血管”里,平台级和系统级就是荣耀的优势。
而小米方面,似乎更坚信持续的投入最终会换来爆发。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NLP首席科学家王斌表示,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可追溯至约六七年前,尤其是Google的Transformer架构亮相之后,大家纷纷围绕这一方向展开不同的探索。然而,真正具爆炸性的应用或许始于ChatGPT,在这一基础上,大家继续进行更新与迭代,尽管相较于ChatGPT的问世可能算是比较小的变革,但一个重大变革结合小幅变革,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持续。
丁少将谈到,虽然AI手机概念尚不足以颠覆市场,不过如今也的确没有另外一款硬件比手机更适合让AI模型落地,十几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让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中枢,而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也成为训练AI绝佳的场地,在AI的竞争中,没有企业甘于人后,而未来成果如何,只能让时间给出答案。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