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0年累计减排污水180亿吨,未来将提升防涝能力、河长制经验

2024-04-02 7790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3月13日,浙江省新闻办举办保障水安全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科学治水的经验,尤其是“十六字”治水思路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整体思路的实践成果。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雨量总体丰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的80%,且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要素布局不匹配,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治水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

为了科学治水、用水,浙江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一方面抓节水减排,十年来浙江省GDP翻番、常住人口增长700多万,用水总量反而下降了12%,累计减少污水排放180亿吨。

另一方面,浙江抓节水增效,十年来浙江省累计节约水资源236亿立方米,撬动水资源供、用、排等环节节省成本超过6000亿元。相较2014年,每吨水创造的GDP从200余元上升到近500元,工业增加值从300元上升到800多元。

此外,浙江明确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发展新路,初步构建“西水东送”的输水格局,高标准保障供水覆盖人口增加6倍。浙江还率先开展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和数字孪生水网先行先试,加快构建“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把好水从相对丰沛地区调入经济发达但相对缺水地区。

洪涝灾害防治的浙江经验

浙江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治水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

“如果我是浙江宁波余姚的居民,我会有一个明显的对比,2013年‘菲特’台风造成了余姚地区人民群众财产的重大损失。9年之后,2022年,‘梅花’台风,雨量、洪量都略大于2013年的‘菲特’台风,但是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整个姚江流域实现了安澜度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浙江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锐介绍道。

浙江10年累计减排污水180亿吨,未来将提升防涝能力、河长制经验

另一个案例是温州平阳水头镇,以往,因为水患灾害年年都有,水头镇居民为了避免被淹,造房子时多把灶台搭在二楼。十年后,水头镇成为防洪标准达标超过20年一遇的城镇,尤其在去年“杜苏芮”台风期间,水头镇生活、生产没有受影响,平稳度过台风期。

不过,当前浙江在防洪等各个环节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李锐提出四个维度的问题,主要是洪、潮、涝,还有小流域山洪。

在防涝方面,城市内涝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一到雨季,城市里看“海”是一个普遍现象。对这一常见现象,浙江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李锐表示,第一,增加城区涝水向外排泄的能力,例如,去年杭州的城西南排工程开工,用一个地下的大隧道,用300个流量把城西地区,包括西溪湿地、云城、杭州西站等地区收集来的涝水通过这个大隧道排到钱塘江;第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措施,把一部分降雨在当地进行积蓄、消纳;第三,加强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第四,水利部门要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把城市外围的江河水位进一步降低,使城市的排涝条件得到改善。

除了城市内涝,小流域山洪问题对浙江而言也是重要的防洪问题。由于浙江省台风季节降雨强度大,山区又因为地形的因素,洪水暴涨暴落,往往在以分钟计的时间内,洪水就有1-2米水位的变化。

李锐表示,未来浙江将加强预报预警,早日建成更加快捷、更加通畅的预报预警系统,把预警的反应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完善预案体系,预案及撤离方案要根据前阶段山洪灾害防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修订完善。此外,加强小流域洪水的控制,也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小流域山洪防御过程中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

将进一步提升河长制

浙江在水治理方面率先进行制度创新,走上共建共享的发展新路。

浙江是河长制的发源地,2003年,浙江省长兴县在全国率先实行河长制。2016年12月,国家层面《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

浙江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牵头抓总作用,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治水治山治林治田,系统治理河流2.6万余公里,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10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余平方公里,土地综合整治超140万亩,建成“污水零直排区”1.2万余个。

李锐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浙江要从法规政策层面推动河湖长制的深化实施,也要以河长制为平台,推动治水领域难题的解决,同时,要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的不断深化。

“我们以河湖长制机制的优势,推动治水问题的预防、发现、处置以及建章立制、进一步提升的闭环落实机制。浙江省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6%,涉及水的问题包括乱占、乱排、乱挖等问题,我们现在感觉到,在发现问题的及时性、预防问题的预见性以及处置问题的有效性上还要进一步发力。”李锐表示。

此前,浙江率先出台《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等法规制度,制定《浙江水网建设规划》等重大规划,印发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的意见,稳定投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水。

十年来,浙江以政府投入撬动市场力量,完成全社会水利投资超6000亿元,是前十年的2.5倍。其中,市场化融资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2023年融资规模超400亿元,市场与政府投入比首次突破1:1,市场投入略大于政府投入。

随着科学治水实现阶段性进展,浙江的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率先走上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的新路。

目前,浙江着力打通河湖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建成490个水美乡镇,贯通滨水绿道1万余公里,串联起3390余处滨水公园、亲水节点,15分钟亲水圈已覆盖85%的乡村。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春节,浙江省8天内就举办滨水活动300余场,滨水旅游人数近40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6亿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创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