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今年预计突破2500亿元
“压缩机对于列车制冷至关重要,以往属于‘卡脖子’技术,现今由广州国祥万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轨道交通用卧式变频压缩机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在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展厅,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秘书长姚世峰对记者如数家珍。
广州轨道交通产业细分领域发展较均衡
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位于白云新城腹地,汇聚了大湾区轨道交通各领域头部企业、数字型创新型企业和社会组织。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是由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单位自愿结成的地方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5A级社会团体,现共有会员246家,累计77家产业链企业落户广州,带动广州本地企业近100亿元合同业务。
“广州是国内第一个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的城市,自1993年地铁建设启动以来,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本地轨道交通企业形成了较强的规模和实力。”姚世峰介绍,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2022年超过2200亿元,2023年预计突破2500亿元,在全国位居前列。广州各细分领域发展较为均衡,运营服务尤为突出。
近年来,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态势明显,已初步形成“一核三区多基地”发展格局。白云区作为“核心区”,担负起规划“总部+基地”产业集聚的使命,已汇聚3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此外,其他各区也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番禺的广州中车、花都的广州电力机车;南沙是工程建设单位比较集中的区域,中铁隧道局等核心央企落户于此;海珠、天河和黄埔也各有特色。这些核心龙头企业一起支撑起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重任。
何为“一核三区多基地”
一核:白云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核心聚集区
三区:花都电力机车轨道交通装备修造和信息通信产业聚集区;番禺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制造修造和电扶梯制造修造聚集区;南沙轨道交通施工装备制造修造和新材料聚集区
多基地:海珠智慧轨道交通总部经济和数字化产业集聚基地;荔湾产业研发和信号产业集聚基地;黄埔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认证基地;黄埔天河智慧软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