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浪漫

2024-09-11 50552阅读

  农历七月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七夕,“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人们借“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故事寄托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盼。越剧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青春版)在本月再次登陆杭州蝴蝶剧场, 由北京舞蹈学院排演的中国古典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在今年首演中取得成功。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自诞生以来,已跨越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代代创作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思考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展示,表达着中国人的细腻情感和中国式的浪漫。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浪漫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片段剧照 资料图

  从传说到戏剧:在爱情中向往美好生活

  普遍认为,梁祝的故事应发生在东晋时期,由于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其发源地的考证较为困难,可能为河南汝南县、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和山东济宁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善卷寺记》(公元483-493)记录了齐武帝赎祝英台旧产建寺的史实,是迄今发现并可考的最早关于梁祝的文字记载。宜兴地区保存有与梁祝传说相关的遗址和碑刻,宜兴善卷洞周边有碧鲜庵碑、梁家庄、马家庄、胡桥(草桥)以及从善卷到张渚十里亭共十八里的十八相送之路。传说中的化蝶情节也在宜兴形成。

  在历史长河中,“梁祝”经历了多次文本改编和再创作,桥段逐步丰富,并演变出不同的地域变体、艺术变体。南宋时便有鼓子词《梁山伯祝英台传》。梁祝的戏曲雏型可能与元代的杂剧或南戏有关,据钱南扬先生考证,“梁祝”有元戏文《祝英台》、明传奇《同窗记》等存世。

  明清时期,梁祝传说逐渐形成多种文学和表演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小说、曲艺、戏曲的表现形式具有超越地域的广泛传播力,传播也促进了梁祝故事情节逐渐丰富,昆曲、京剧、豫剧、川剧等都出现了梁祝的剧目,不同剧种对梁祝故事也进行了各自的解读和演绎。其中,越剧“梁祝”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梁祝》也是越剧的四大经典剧目之一。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嵊州与宜兴同属古越国属地,源地相同使得越剧的唱腔和梁祝的故事具有先天的契合性。1917年,越剧进入上海后,艺术家们为满足大城市观众的需求,扩大了剧目范围。1919年,三卷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新镜园的首演,标志着越剧《梁祝》的正式诞生。二三十年代,越剧逐渐由男班变为全女班,袁雪芬、马樟花以女性的情感视角对梁祝进行改编并演出《梁祝哀史》。全女班的演员结构、清丽婉转的唱腔特点对于演绎“梁祝”的哀婉故事具有独特优势,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梁祝的传唱,融入了各自的特色和艺术风格,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纯真情感、美好生活的向往。梁祝的故事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观蝶节”,宜兴的人们都会身着艳服,赶到善卷山观蝶、赏花、踏青、祈福、祭祀,用民俗节日纪念梁祝爱情。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什么我们古典的传说最受欢迎的是《梁祝》呢?因为它不仅是写了悲剧,而且写了理想,这就表示中国人民是有理想的、有希望的并为之奋斗的”。

  守正创新:在传承中贴近时代需求

  梁祝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始终是文学、电影、戏曲领域长盛不衰的故事题材,这得益于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始终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贴近时代价值。

  进入现代后,电影、交响乐等新艺术手段与戏曲一起阐释新时代的梁祝,去掉了阴府告状、梁祝还魂等情节,以强化爱情悲剧,突出表现反封建的民主意识,重新形成了稳定的故事结构,各地方戏曲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的营造,为梁祝传说赋予更加生动和震撼的视觉体验。

  1950年,新婚姻法颁布实施,1953年,中央开展宣传《婚姻法》运动月,“反对封建礼教、要求婚姻自主”成为时代风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京剧《孔雀东南飞》、歌剧《为了幸福》等剧目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内涵。这一年,程砚秋排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新戏《英台抗婚》,杜近芳、叶盛兰排了《柳荫记》;1954年,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剧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演,该片同年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放映,周恩来总理向外国官员、记者们介绍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引起巨大反响,也将梁祝的越剧版本推向世界。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它不仅是中国交响乐民族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全世界所熟知的中国旋律之一。

  2021年,越剧新编现代戏《祝家庄里的年轻人》以祝家庄为背景,讲述了新时代青年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故事。这部戏并非直接改编自梁祝的爱情故事,但巧妙地融入了梁祝传说的精神内核和相关元素,是一部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新戏。

  在近年来传统剧目“青春化”的浪潮中,各剧团出品的越剧青春版《梁祝》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百花齐放、尽态极妍的繁盛景象。与传统版相较,青春版《梁祝》的独特之处在于演员阵容的年轻化、舞台表现的创新、剧情设置更加紧凑、角色塑造更立体、观众定位更明确。2020年7月,由南京市越剧团出品的青春版《梁祝》在荔枝大剧院首演。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于2006年推出新版《梁祝》,在越剧经典版《梁祝》的基础之上,茅威涛与导演郭小男提出以“规避颠覆,谨慎重述”的姿态,融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进行重新创作。今年,浙百递进推出新版《梁祝》(青春版),剧情设置更加紧凑,在服装和舞美设计等方面,注重以今人视角、用年轻态的语汇重述经典。

  此外,随着新国风浪潮、动画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梁祝传说也被改编成舞剧、动画作品和电子游戏。这些改编作品通常运用多元技术手段、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动作表现梁祝的爱情故事,同时加入了现代元素和互动环节,以此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诚明、轻快: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

  梁祝是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传唱它、向往它,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希冀和追求;梁祝不止步于爱情故事,人们歌颂它、赞美它,归根结底,是因为在恢弘的大时代中,至真、至诚、永恒的爱情让我们看到自己、关照自己,它赋予生命浪漫、坚韧的底色。

  梁祝是悲剧,也是喜剧。它悲在两人的爱情不被允许,悲在有情人不能眷属,但它也喜在让人看到在真情面前,任何世俗的框架、现实的酌量都不足挂齿,两个灵魂真的可以相遇相守、不离不弃。

  “梁祝”自东晋传到今,也将从今日再继续传承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蕴含着开放包容、不断更新的活力。巨大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保持活力和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的题中之意。

  文化关乎国本,文化传承要与创新并重,吸引受众自发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梁祝传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术研究、文艺创作等领域仍有深入挖掘的空间。越剧、浙江小百花剧团、新版《梁祝》(青春版)、以陈丽君为代表的新生代演员近两年频频火出圈,这是一代代越剧大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思考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展示。

  “爆火”汇聚了几代人、几百年的合力,也催促我们思考如何创作更多兼具中国精神和市场价值的作品。这便是:要以进化的姿态更新戏曲创作理念,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排斥适度的市场化;要从世界戏剧艺术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创造出主题深刻、内容丰满的新时代的戏曲。让戏曲文化在传承经典中,关照“活着的观众”,回应今天人们的生活、情感、精神需求。

  以“年轻化”的语态与审美吸引一代代青年人观看、传承传统文化。青年世代的审美取向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未来发展,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需要主动应和青年向上、向善的审美需求。以新版《梁祝》(青春版)为例,将蝴蝶上升为叙事线索,增加象征性物品的使用,“以扇喻蝶”,既传承了传统越剧的特色,也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更加的飘逸和灵动;舞美设计简约时尚,梁祝二人的服装多为绿、蓝、粉等明亮、活泼而不失典雅的颜色,且相互应和,如英台着绿、山伯则白衣绿领,山伯着蓝、英台则白衣蓝领,“情侣装”不仅突出二人情投意合的角色关系,也通过色彩的呼应,营造视觉协调效果;人物塑造也将梁山伯从“憨呆”变为“信人不移”,梁祝两人被塑造为简单、可靠、值得托付,他们聪慧但不多疑的性格,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另外,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强跨文化交流合作、鼓励社会参与互动也都是传统文化澎湃大流量的密码所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浪漫的体现,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传承好、发展好梁祝,是我们时代光荣的文化使命。

  (作者:王靖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雷瑜,系北京交通大学讲师)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浪漫

 

[ 责编:张悦鑫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创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