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平台公司亟待加速市场化转型进程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地方的平台公司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有限。目前看面临比较大的发展压力。一线城市,尤其是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南方地区,平台公司整体的运营能力要优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普华永道中国风险及控制服务业务总监张宇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坦言,近年来地方平台公司,尤其是地方城投公司围绕着地方产业开展引导投资与运营产业园,从融资拓展至产业运营,并借助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比如公募REITs来加速转型。
地方平台公司是国企平台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国企平台公司的运行情况受到的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普华永道日前对外发布的《国企平台公司集团管控优化实践》中称,国企在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金融控股平台等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产融发展一直是平台公司面临的核心问题。而集团管控所面临的挑战,也与这一问题息息相关。平台公司应理顺集团管控体系,通过系统的改革方案,从总部定位、管控模式、组织架构及权责等多个维度支撑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
地方平台公司的运行情况是当下舆论关注的焦点,集团的管控能力将对公司的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张宇雷认为,在差异化管控模式下,平台公司的总部定位应围绕“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开展,具体可以从广度和深度来定义集团总部管控功能定位。从管控广度层面而言,通常覆盖战略、资产、财务、人力、资源共享等核心职能;从管控深度而言,可基于管控事项区分为辅助配合、过程参与以及最终决策,实现“管得少,管得住”。基于总部定位,梳理形成总部职能清单、进一步细化为总部职责,作为定位落地、管控体系落地的支撑。
《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为国有企业聚焦治理效能提升开展价值创造,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张宇雷认为,国企的平台公司要强化集团总部价值创造核心功能和带动作用,完善治理结构,优化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树立价值创造优先的导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加强股东会治理和监管,充分发挥董事会经营决策主体作用,健全经理层行权履职制度,加快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并积极探索创新国有跨国企业的治理模式;持续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系统完备的制度固化管理提升成果,加快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刚性约束,切实形成市场化多元化差异化分配机制,为价值创造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国企体量大,管理规范,有很好的资源禀赋,一些公司旗下有上市公司平台,国有平台公司大多承担着投资和运营的角色,一方面投资和扶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国企平台公司的管控模式设计应充分考虑板块化分业经营特点,综合考虑不同产业板块所处市场竞争环境、发展阶段、管理成熟度等内外部因素,对产业投资、产业招商与园区运营等市场化发展需求高的业务给予更多市场化运作、决策的空间。”张宇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