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被修复了 这是两代中国青年的“相遇”
央视军事消息 2024年4月
河北省肃宁县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碑旁搭起了几个帐篷
一群大学生顶着太阳来回穿梭
帐篷里的操作台上
是一块块骸骨
他们是在雪村战斗牺牲的烈士
许多人牺牲时只有十八九岁
……
两代中国青年
跨越82年
有了一场特殊的“相遇”
近日
雪村战斗牺牲烈士遗骸迁移过程中
一张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让人泪目
遗骸迁移到肃宁县烈士陵园后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团队受邀
对烈士遗骸进行鉴定工作
复旦大学法医学学生闫雨欣:
“看到烈士遗骸
从一个个覆着国旗的木箱中取出
遗骸上沾满泥土
我们一边清理
一边辨认大概的年纪
有没有创伤、枪弹痕……”
战斗的惨烈
一次次突破了闫雨欣的想象
许多遗骸有粉碎性骨折
“有一位烈士的胳膊负伤了
整个骨头分成了三块
我看到这些首先是不敢相信
但他们是真实的”
闫雨欣出生于2001年
和她一起来到肃宁的同学
大部分也是“00后”
而此次鉴定的
约百名烈士遗骸中
很多牺牲时只有十八九岁
紧握照片的第31号烈士遗骸
其年龄在14岁至17岁
……
说着,闫雨欣红了眼眶
“我们一号工作棚里有两个工作台
其中一个工作台上的烈士
体质鉴定出来的年纪比我小
另一台,还是比我小”
鉴定过程中
一次次捧起一块块“年轻”的骸骨
“那本该是念书的年纪啊……”
烈士陵园里
一排排烈士墓挺立
有的墓碑上刻着烈士的姓名
有的却只有四个字——“无名烈士”
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学实验室的师生
在这里完成了
约百具雪村战斗牺牲烈士遗骸的
体质鉴定
采集了所有遗骸的DNA样本
今年23岁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学生
洛桑塔杰
在团队中经验相对丰富
烈士遗骸体质鉴定、病理分析
DNA采集、三维扫描等工作
他都参与其中
“数据收集之后我们回去还要进一步分析
了解烈士当时的生活状态、营养状态等
让烈士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鲜活
同时通过DNA、同位素等信息
帮助烈士们‘回家’”
在2023年
洛桑塔杰就参与过
山西吕梁方山县南村烈士墓地的发掘
他们复原了40余名无名烈士的容颜
其中
编号为“M19”的烈士找到了亲人
确认名字为崔海治
山西吕梁无名烈士的容颜复原
而在雪村战斗牺牲烈士遗骸中
目前有部分遗骸的颅骨
具备面部复原的条件
相关工作正在开展
从上海到山西再到河北
他们的脚步还将继续
用科技考古的方法为烈士寻亲
战火纷飞、山河破碎时
一代中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
跨越82年
和平年代的烈士陵园里
当代中国青年
和他们有了特殊的“相遇”
两代中国青年如果可以对话
82年前的他们
会问些什么呢?
“真的能打败那些敌人吗?”
“战争胜利了吗?革命胜利了吗?”
“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我用生命奋斗的东西
你们得到了吗?”
当代青年最想和先辈们说些什么呢?
“我们不用
在本该读书的年纪去打仗了”
“我们赢了
很感谢你们作出的牺牲
我们一定会接过
你们交给我们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如今,国泰民安
教室里书声琅琅,边防线上铁骨铮铮
大国重器上天入海,民族底气越来越足
当代中国青年
眼里有光芒、双肩有担当
请先辈放心
“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牺牲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