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习墨 耆老传书 沈阳铁西共筑文化传承梦
中新网辽宁新闻2月14日电(记者赵桂华)“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笔杆,就像捏住一支珍贵的羽毛。”沈阳市铁西区新湖社区书法班赵蕴冬老师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细致地调整孩子们的手指位置。近日,铁西区霁虹街道新湖社区第二十五期少儿公益书法班热闹开班,书法公益老师们满怀热忱投入教学,新老小学员们欢乐相聚,共同在墨香书卷中滋养传统的文化素养,营造出浓郁的书香社区文化氛围。
银龄挥毫 墨香晕染夕阳红
新湖社区有一支别具特色的老年书法协会,它伴随着社区组建并一路成长。据悉,协会成员均是新湖社区的居民,也是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平均年龄75岁,自组建21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45人的优秀团队。他们日常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老伙伴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且卓有成效的“日月季年”学习法,即每日一歌、每月一评、每季一展、每年一聚。通过原创书法培训班班歌演唱、季度书法成果展览、年度书法作品评选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老人们研习书法的兴趣,增进了邻里感情,还让他们在银发生活中收获了别样的幸福。“我今年已经85岁了,亲眼见证了书法协会的发展,是书法让我在平淡生活里寻得一片充满趣味的文化天地,同时还能发挥余热,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孩子们,对我来讲意义十分重大。”书法协会成员齐明感慨地说。
“习字”润心 文化接力育新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在社区党委的悉心指导下,2010年新湖社区少儿公益书法班顺势诞生。每年寒暑假各开设一期,每期课程为期一周,截至目前已成功开设25期。小学员人数从最初的10名,逐步增长到162名,培训人次达千余次,最小的学员年仅4岁。“谢谢爷爷奶奶们教我们写书法,自从参加了书法班,我的字好看多了,去年我的作品还参加了辽宁省青少年艺术展,获得了‘优秀作品’的荣誉称号呢!”小学员那席溥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少儿公益书法班通过‘习字’引导孩子们学‘做人’,助力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年轻一代融入社区发展建设的同时,有力推动老少书法培训班成为传承爱党爱国之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新湖社区党委书记李亚萍表示。

多年来,“一老一小”书法志愿服务广受好评,李亚萍认为:“这项服务不仅营造出幸福的社区环境,更通过‘幸福教育’连接起家庭生命的两端,让老人们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保持蓬勃的生命力;让青少年们在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带动邻里之间加强互通互动,增进睦邻友善,将社区打造成为‘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的幸福家园!”(完)